前幾天,公司的一位同事,跟我提議說他想看看一些討論怪象的文章,因為他知道時再再也找不出人這麼閑了(原來不是我文章好??),我仔細讀了幾天報紙,發現這題目還真的有點意思,按照高藥師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個性,當然要好好的探討一番囉,剛好其幾天在看莊子,裡面有幾段文字顯的很有意思,我把原文附註在後面(引古人的文章就這點好,也不用事先問過他).
這個問題好像太複雜的點,以致於大家的參與程度並不高,或是這個題目剛好和現今的台灣政府相吻合,所以大家覺得太沉重????所以光哭就來不及了,哪裡有時間來回覆呢???
我每次在讀古書的時候,就覺得文言文實在是個好東西,因為太簡單,以至於怎麼解釋都可以,搞的連春秋都有三傳,那這種形而上的哲學思想那更不用說了,絕對是一百個人看有一百多種意見(因為自己不同時間看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所以我大膽的來提出我自己的感慨,如果和大家想法不同,也不用急著批評.
這句話好玩的地方在於他的邏輯,大家都知道聖人是好的,那既然這樣怎麼聖人不死光,大盜就不會從這世上消失呢??在自然界只有一種情形界可以解釋,那就是大盜是聖人的影子,聖人在世上一天,大盜(影子)就永遠不會消失!!!講的更白一點,大盜和聖人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撒旦雖然是惡的代表,但他也曾是天父的兒子!!!
要講到聖人,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孔子,他被稱為”至聖”,也就是聖人到了頂端,倒楣的孟子晚生一點,就只能叫做”亞聖”.那孔子爲什麼被叫做聖人呢??原因就是他發明了”儒家思想”,對於統治者來說,真是大大的好用,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小仗則受,大仗則逃”,這些思想對於上位者真是好用的東西呀,那當然是聖人囉???至於那些想要推翻傳統儒家思想(帝制)的人,就成了大盜,像偉大的國父在滿清末年就被稱為四大寇,但是國父成功了,他就是聖人,就是國父,早一點的太平天國洪秀全失敗了,他就是大盜!!!
再講到明朝一位更偉大的思想家朱熹先生,也被稱為朱聖人,他叫女子守節,鼓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但自己幹的卻是極端下流的娶了兩個尼姑作妾;如果不是這些思想變態的聖人提出這些不合人性的規定,又怎麼會引出這麼多”女子失節”的事情???
再講回藥品這一塊,要不是各國政府都得罪不起財團,硬要把藥品的專利權給某一家公司還不准平行輸入(說這是偽藥),直接從名詞上就企圖混淆視聽,真該去好好上上國文課,如果你從歐洲買LV的包包自己帶回台灣來賣給朋友,能說這叫”偽包”嗎???最多他就是個二手包,那怎麼我從國外買回來的藥品只要過了海關,他就成了”偽藥”???那些說出冠冕堂皇理由的”聖人”(對那些原開發廠來說),讓人民必須花更多的錢去買一樣的藥,他們不就是”大盜”????
再講的更有意思一點,睡在中正廟裡面的那個民族的偉人,在對岸的教科書裡,可能也叫做X匪XX,我們說的毛匪澤東,在對岸不就是東方升起的紅太陽嗎???
之前過世不久的法務部長,大家對他滿滿的懷念除了清廉以外,我不知道他幹了啥好事(可能我水準不夠),但是在這個公務員體系裡面,最基本的清廉要求,可以被搞成一項偉大的美德,這是什麼樣的世界!!!!!!只是不A錢叫聲”不沾鍋”,就能去選總統,這些應該被當作陽光空氣水一般的基本需求,也成了人民不可多得的奢求???
我們偉大的陳市長,原來是政績輝煌,人民期盼的救世主,我們隨著”希望快樂,有夢最美”的步伐前進,也想要大聲說出”台灣人民站起來了!!!!”,但是聖人變成了大盜嗎????你是否知道答案???
- Aug 09 Thu 2007 21:20
轉載:由莊子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談現今社會怪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