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絕對不只是概念,但絕對需要『有效的』結合企業流程與Domain Knowledge


 


    對大多數企業的朋友甚或是從事顧問工作的朋友,所瞭解的TOC,大多來自高德拉特博士的一些著作『目標』、『絕不是靠運氣』、『關鍵鏈』、『仍然不足夠』,當這些概念性的內容,符合我們所熟悉的情境時,的確是十分令人興奮的,但當我們回到現實的環境時,卻又發現不知從何處下手,所以只得接受TOC仍應只是在概念階段


    當我們得知全球許多 TOC顧問運用 TOC的技術,獲得許多令人激賞的成效,但卻又是令人覺得多麼遙不可及,可能是因為成功案例並不是我們的產業,又可能是不同的區域文化…等,沒錯,那些成功的案例並不代表TOC能直接適用在我們所在的環境,因為確實沒有一個企業環境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完全相同的產業。在國內的一些企業,從傳統的塑膠射出廠到複雜的IC封裝測試廠也都在 WIPC/T、有效產出(Throughput,以售價扣除直接材料) 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例如有一家企業,在約半年時間,導入TOC功能性方案的運用之下,整體有效產出增加約 40%C/T同時降低約 35%,一家全面實施 TOC方案的企業,整體營收與獲利的表現,更是遙遙領先同業的水準


    TOC管理的技術運用,的確不像其他如 Lean, 6-Sigma等管理技術那麼的程序化,容易透過課程訓練,個人或是小組就可以加以實務演練,再加上在幾年前,TOC幾乎是一個封閉的發展環境,我們非常不容易由全球 TOC顧問成功的導入實務上,學到TOC的運用經驗。但在這幾年間,我們發現到 TOC正在質變中,高德拉特博士主導的Goldratt Group正試圖透過可行願景(Viable Vision)改變這些狀況一套有系統的可行願景導入程序正被運用在全球數百個可行願景專案中,全球的TOC實務運用技術,也正透過Goldratt Group旗下的Goldratt School快速的建立經驗與文件化並散播給全球的 TOC專家但也只限於全球的 TOC專家能經常更新 TOC的實務,更進一步散播 TOC的知識,這是所有 TOC專家必須肩負的重大責任


    讓我們再回到先前的話題TOC管理技術可以透過課程訓練,個人或是小組就可以加以實務演練嗎? 答案或許要令人失望,因為TOC的導入必須有效的結合企業流程與 Domain Knowledge,這是需要受過相當程度相關訓練的內部專家或外部顧問,才能去有效的執行,因為我們在設計新機制時,TOC解決方案是機制設計的核心,雖可能會針對運作環境做局部的設計修訂,但解決方案的基本構成並不會改變,除此之外,必須有許多既有的企業流程與管理典範甚或是一些產品的基礎工程資料,都必須隨 TOC機制設計而改變與建立,這也就是 TOC導入決不是以個人或小組的力量所能完成之事,即使只是 TOC功能性方案的運用,例如Drum-Buffer-Rope或是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那麼回到探討 TOC課程訓練主要目的又是為何? 在評估導入階段時,是讓所有參與評估者,包含相關的高階主管以及專案評估小組,能更深入暸解 TOC基本的構成要素,當是在開始進行導入 TOC階段時,則是連繫到專案成功運作的另一關鍵要素共識的說服,包含參與新機制設計的人員以及相關執行的人員。我們從實務運作的經驗上,所有人全力配合新機制的運作通常是決定成效最關鍵的步驟。從實際的導入個案中在企業中由上到下,透過不斷的TOC訓練讓全員都能更了解 TOC基本觀念以及TOC的一些解決問題的工具,例如五個專注步驟衝突圖、現況圖在加上所有高階主管的承諾與支持 TOC成為企業內的共同語言,是新管理機制獲得全力配合的必要條件,這也通常是決定 TOC得到實施成效相當關鍵的一環。例如一家企業的製造主管就曾提及,自從TOC成為企業內的共同語言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企業內部的溝通變得容易許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fang188 的頭像
    efang188

    efang188

    efang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