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cypinna.blog.sohu.com/42508763.html
第1章帕金森法則第2章會議法則第3章瑣事法則第4章無效率係數法則第5章人才遠拔法則第6 章辦公大樓法則第7章雞尾酒會法則第8章組織癱瘓法則第9章成功法則第10章退休法則
關於帕金森定律~~
今天寫作業的時候,接觸了一個新的定律——帕金森定律。
它主要是說:“英國歷史學家諾斯科特·帕金森,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加如些的大:他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報,也可以看半天……特別是在工作中,工作會自動的膨脹,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育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或是增添其他專案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
因此,他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準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這實在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定律。是我日常中所忽略,卻確實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確實的反應出了現實裏各級行政管理部門的現狀。庸才管著比自己更無能的庸才,大量的能人異士,在這個定律的作用下,被無能卻善妒的“庸妒族”排擠出去。因此,說我國留不住人才,確實是這樣的。政府機關裏都存在的情況,小型的企業自然少不了它的點綴。如此一來,大庸管小庸,小庸管更小庸。這種狀況如果繼續這樣肆無忌憚的發展下去,我們國家將會變成怎樣並不難想像。而我們這些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在學校裏就沒有學到什麼有用的知識,進社會時,還面臨著被大庸當成無知的小庸而招收至企業,進行庸材培養教育……“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
以下轉自一位博友的博客,個人覺得他寫(轉)的很好,真的是有趣極了。特轉過來與大家共用。也方便我將這些定律收藏~~
帕金森定律:
定律一:冗員增加定律
官員數量增加與工作量增加並無關係,而是由兩個原動因素造成的:
(1)每一位官員都希望增加部署而不是對手
(2)官員們彼此為對方製造工作。
定律二:中間派決定
“票決制”政策議程
中間派:對事先分發的會議材料不加瞭解的人
沒頭沒腦不清楚議程進行情況的人
耳朵不大靈光的人
醉意未盡、昏頭昏腦的人
年紀老邁而自以為精神矍鑠的人
意志薄弱的人
定律三:“雞毛蒜皮定律”
財政委員會的大部分成員由不瞭解百萬、千萬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組成,以至於討論各種財政議案所花費的時間與所涉及的金額成反比,涉及金額愈大,討論的時間愈短,反之時間則愈長。只有在涉及金額實在不值得一提時,情況才可能反轉。
定律四:無效率係數
由於複雜的利益關係,決策性委員會的非必要成員越來越多,以至於會議開始變質,變得效率低下,變得不可救藥,不得不在委員會中再設立核心委員會或核心決策團體。
定律五:人事遴選庸才
人們設計了許許多多的人事遴選的方法,譬如世襲、筆試、心理測試、行為測試等等。但大部分測試是事與願違、徒勞無功的。遴選條件和遴選方法將遴選者引入歧途,最終不得不依靠偶然性標準遴選。
定律六:辦公場所
辦公場所的豪華程度與機關的事業和效率成反比。事實上,那些事業處在成長期的機關是沒有足夠的興趣和時間設計完美無缺的總部的。
因此,“設計的完善乃是凋零的象徵”,“完美就是結局,結局就是死亡”。( 這兩句真是太經典了! )
定律七:“雞尾酒會公式”
定律八:嫉妒症
表現:高階主管勤苦而遲鈍
中層幹部勾心鬥角
低級人員喪氣而不務正業、自鳴得意、自我陶醉、吹毛求疵、嘲笑他人、毋庸申辯
原因:第三流水準成為政策原則
第一階段:出現了既無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庸妒者”)
第二階段:“庸妒者”不幸進入或原本就在高層,於是盡一切可能排斥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拒絕提升能幹的人,其結果,才智者掛冠而去,機關競相表現愚蠢。
第三階段:機關仿佛被噴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其門而入,以至於從上至下是一群缺乏智慧的糊塗蟲,機關病入膏肓,實際處於“昏厥狀態”,無藥可救。
定律九:退休混亂
無論退休年齡(R)如何確定,一般的退休理論都會認為,在退休之前三年左右(R-3)人的精力會開始自然減退。
另外的是一些很有趣,也很有道理的定理:
彼德原理
廣泛存在於社會組織的痼疾——不稱職
“在層級組織中,每位元成員都將晉升到自己不能勝任的階層”。
能幹——晉升——能幹——晉升——不能勝任
彼德原理推論
每一個職位最終將由不能盡則、不能勝任的成員佔據,層級組織的工作多半由尚未達到不勝任階層的成員完成。
彼德差別定律
政府機關與私人機構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忙者花錢,後者忙者賺錢。
胡爾定律
多位貴人的共同提拔,可能產生乘數提拔效應。
艾利斯進步定律
所謂進步,就是以一件麻煩事替換另一件麻煩事。
龐德定律
任何善始者必定惡終。
漢密爾頓人性法則
人類是一種會講述理由而不會理智思考問題的動物。
華盛頓辦事規律
一人做事敷衍了事,二人合作做事互相推諉,三人共事永無成事之日。
奈什規則
坐著工作的人比站著工作的人賺的錢多。
蕭伯納經濟學家規律
如果所有的經濟學家排圈坐,他們決無可能達成一個共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