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製15cm高機器人 破金氏紀錄


中時 更新日期: 2007/11/03 04:39 記者: 何宏儒/台北報導



 目前金氏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小商品化人形機器人」,身高十六.五公分,是由日本Takaratomy公司所研發生產的「Omnibot17μi-SOBOT」。不過,這個紀錄就要被打破了!台灣的極趣科技公司已研發出新款機器人,身高只有十五公分,取名「Be Robot」,預定今年耶誕節就會正式量產上市。



 在經濟部的「機器人產品創意競賽」頒獎典禮上,「Be Robot」受邀表演,他小巧靈活的舞姿,為自己搏得滿堂彩!



 跳舞踢足球 還會太極拳



 極趣公司負責人張恩慈表示,已經為「Be Robot」申請金氏紀錄認證,通過之後,可望獲得「世界最小商品化人形機器人」頭銜。他表示,「Be Robot」內鍵超過六萬五千種動作,舉凡雙足步行、踢足球、翻筋斗、揮拳、彎身、屈膝、跳舞、伏地挺身,甚至太極拳都難不倒它。



 張恩慈說,「Be Robot」有十六個自由度,可以控制十六個伺服馬達,跟Takaratomy的「Omnibot17μi-SOBOT」不同的是,「Be Robot」具有軟體教育、結構教育的功能,使用者除了上網下載設定好的動作之外,還可以用PC自行調整、編輯動作。



 耶誕上市 售價低於萬元



 同時,「Be Robot」的售價可望低於一萬元台幣,比其它產品動輒高於一萬塊更有競爭力。



 三年前,五個年輕人看到史賓機器人大紅大紫,決定放棄原來在科技業的高薪工作,自己出來創業、開發機器人。



 張恩慈說,機器人是高度技術整合性的商品,而他們五個人分別專精於電子、電機、機械、設計和軟體等領域,彼此的專業完全可以截長補短。他說:「就好像拆解的機器人結構一樣,湊在一塊的時候,正好可以發揮極大的戰力。」



 他表示,機器人要做到小巧靈活,其實具有相當的難度。譬如:機器人的關節一定得夠多,動作起來才會靈巧。為一個角度的美觀,得設計十幾個套件,一再測試,才不會在運作不同角度、不同動作時「ㄎㄟ到」。



 經過三年毫無收入的研發,提供娛樂功能的第一代「Be Robot」年底終於要量產出貨了。強調監視、保全功能的第二代「Be Robot」預定明年推出。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的統計,二○○六到二○○九年全台機械人裝置數量將成長到五四五萬台,總值達到二六.七億美元。二○一五年全球機器人總產值,更上看二五○○億美元。至於國內,目前機器人產業的相關廠商約有上百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fang188 的頭像
    efang188

    efang188

    efang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