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管理原則


現在雖是陽曆新年年初;然就中國企業而言,還是陰曆舊年年末。很自然地,考核和獎勵就
     成了人們熱中的話題。
     
     考核和獎勵,不但在年終,而且在平時,都是一個常盛不衰的話題。原因有兩個:一、對於
     企業,如何考核員工業績,獎勵誰、懲罰誰,關係到如何向員工昭示企業的價值標準,關係
     到企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毫無疑問至關重要;對於員工,企業如何評價自己,獎勵誰、懲罰
     誰,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自身價值是否得到充分肯定,甚至關係到自身的去留
     ,毫無疑問也是至關重要。二、如何客觀、公正、科學地考核和評價員工,以及對員工進行
     賞罰,本身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幾乎沒有哪個企業可以說自己已經充分地解決好了,無
     須為此煩神了。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美國有一個管理專家叫米契爾·拉伯福,也許在美國、在中國都並不那麼有名,然而他寫的
     一本小書,我讀後卻覺得比許多名家的長篇巨著還"參得透、解得透"
     
     米契爾·拉伯福是一個從車間裡成長起來的管理者。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他一直感到困惑
     的是:當今許多企業、組織不知發生了什麼毛病,無論管理者如何使出"渾身解數",企業、
     組織的效率還是無法提高多少,員工、部屬還是無精打采,整個企業、組織就象一台生銹的
     機器,運轉起來特別費勁。他也試圖從汗牛充棟的管理學著作中去向管理大師們討教,終於
     還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最後有人告訴他,最偉大的真理往往最簡單:"當你不能理解一項
     問題時,就回頭去從最基本的來,你會發現一些答案的。最偉大的真理往往太重要了,以至
     於不可能是新的"。就這樣,米契爾·拉伯福回過頭去再從自己的管理實踐中反復思索,最後
     終於悟出了一條他所說的"最簡單、最明白然而也是最偉大的管理原則"
     
     米契爾·拉伯福的這本小書就叫做《世界上最偉大的管理原則》。
     
     拉伯福認為,當今許多企業、組織之所以無效率、無生氣,歸根到底是由於它們的員工考核
     體系、獎罰制度出了毛病。"對今天的組織體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所要的行為
     和我們所獎勵的行為之間有一大段距離。"
     
     拉伯福說,他所辛辛苦苦發現得來的這條世界上最偉大的管理原則就是:


"人們會去做受到獎勵的事情。"
     
     大哉斯言!至哉斯理!!管理的精髓確實就是這樣一條最簡單明白不過卻往往被人遺忘的道
     理:你想要什麼,就該獎勵什麼。中國古人早就發現: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楚王好細腰,
     國中多餓死。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論是古代的君王、官吏,還是今天的總統、經理,你獎勵
     什麼,懲罰什麼,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你的下屬、員工,或者認同你的價值
     標準,努力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成為你所希望他成為的那種人;或者不接受你的價值標準,
     脫離你的企業、組織而去;或者就是陽奉陰違,投機取巧。還有第四種可能嗎?沒有了。
     
     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確的(即符合企業、組織根本利益的)、明確的(即不
     是模棱兩可、搖擺不定的)價值標準,並通過獎罰手段的具體實施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來,應
     該是管理中的頭等大事。
     
     拉伯福說,他在管理實踐中有兩大發現:
     
     "1、你越獎勵的行為,你得到的越多。你不會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或哀求的,
     你得到的是你所獎勵的。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判定人和動物會做對他(它)們最有利的
     事。
     
     2、在嘗試著要做正確的事時,人們很容易掉入這樣的陷阱:即獎勵錯誤的行為,而忽視或懲
     罰正確的行為。結果是,我們希望得到A,卻不經意地獎勵B,而且還在困惑為什麼會得到B
     "
     
     也就是說:
     
     1、你要求人們做出什麼行為,與其僅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對這種行為作出明明白白
     的獎勵更來得有效;
     
     2、人們往往犯這樣的錯誤:希望、要求得到A,卻往往得到了B,原因是他自己往往不經意地
     獎勵了B
     
     拉伯福說,企業在獎勵員工方面最常犯的有十大錯誤:
     
     1 需要有更好的成果,但卻去獎勵那些看起來最忙、工作的最久的人;
     
     2 要求工作的品質,但卻設下不合理的完工期限;
     
     3 希望對問題有治本的答案,但卻獎勵治標的方法;
     
     4 光談對公司的忠誠感,但卻不提供工作保障,而且付最高的薪水給最新進和那些威脅要
     離職的員工;
     
     5 需要事情簡化,但卻獎勵使事情複雜化和製造瑣碎的人;
     
     6 要求和諧的工作環境,但卻獎勵那些最會抱怨且光說不練的人;
     
     7 需要有創意的人,但卻責罰那些敢於特立獨行的人;
     
     8 光說要節儉,但卻以最大的預算增幅,來獎勵那些將他們所有的資源耗得精光的職員;
     
     
     9 要求團隊合作,但卻獎勵團隊中的某一成員而犧牲了其他的人;
     
     10 需要創新,但卻處罰未能成功的創意,而且獎勵墨守成規的行為
     
     孔子雲:舉一而不能以三反,不可教也。每一個管理者都可以對照拉伯福所說的這十種錯誤
     ,舉一反三,驗照一下自己是不是犯過類似的錯誤。例如: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宣佈講究實績、注重實效,卻往往獎勵了那些專會做表面文章、投機取巧
     之人?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宣佈員工考核以業績為主,卻往往憑主觀印象評價和獎勵員工?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宣佈鼓勵創新,卻往往處罰了敢於創新之人?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宣佈鼓勵不同意見,卻往往處罰了敢於發表不同意見之人?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宣佈按章辦事,卻往往處罰了堅持原則的員工?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鼓勵員工勤奮工作、努力奉獻,卻往往獎勵了不幹實事、專事搗鬼、鑽營
     之人?
     
     ……
     
     總之,我們每一個管理者都要牢記,正如拉伯福所說:"在表現與獎勵之間建立起正確的連帶
     關係,是改進組織運作的唯一要訣"。在考核和獎勵員工時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其實際業
     績,而不要注重其口頭上怎麼說。不能獎勵了投機取巧,冷落了埋頭實幹,否則以後我們指
     望誰來做事呢?管理大師卡耐基說過:我年紀越大,就越不重視別人說些什麼,我只看他們
     做些什麼。其實中國古賢更早就說過這樣的話:"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在獎罰問題上,每個管理者確實不可粗心大意,草率行事。否
     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了苦果可是要自己吃的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fang188 的頭像
    efang188

    efang188

    efang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